若收购北汽工厂成真,小牛电动有没有本事造四轮?

“小牛电动或将收购北汽新能源常州工厂”,无疑是近段时间内传得最为沸沸扬扬的一条新闻。尽管最终是以小牛官方出面辟谣而告终,但我们不妨对小牛电动入局纯电汽车领域做一个可行性分析。

前车之鉴,未必有所可鉴

先抛开其他层面不谈,单从小牛电动造电动汽车来看,从“两轮”到“四轮”的跨越,总让人联想到曾经的力帆。从造摩托到造汽车,力帆始终没有摆脱技术上的制约,正因为如此,力帆转型后的汽车产品,在产品力上一直表现一般,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但总的来说,一直是以价换量的市场中低端产品,所以在市场生涯末期,产品迟迟得不到更新,且产品品控一直不稳定,所以迅速沦落为市场的边缘产品,最终退出市场。

但值得注意的是,力帆当年的转型是从一种传统交通工具向另一种传统交通工具的转变,因此,或多或少存在些许滞后。但如果小牛转型造纯电动汽车,尽管入局较晚,但与一众PPT造车的新势力有着截然不同的起点,或许将会得到市场更多的垂青,因此,力帆的前车之鉴未必有所可鉴。

技术设计供应链或许不是问题

回到技术角度,尽管两轮电动车与四轮电动汽车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领域,但作为两轮电动车领域的代表型企业,小牛手中掌握的技术,或许能有一部分通用于四轮纯电动汽车,况且在目前小牛的产品矩阵中,已经出现过极其接近微型纯电动汽车的产品了,即“倒三轮”形态的小牛TQi。

这款车在智能化配置、安全配置、动力及续航表现上,甚至已经超越了目前市面上的一些微型电动车,例如雷诺Twizy等。

所以如果小牛电动将造车的第一步定位于微型电动车领域,或许很多方面均可信手拈来,无论是技术、设计、还是供应链的问题,小牛电动都能依靠目前成熟丰富的产品经验轻松解决。

未知的风险和昂贵的“入场券”

真正制约着小牛入局的,或许就是“造车”的风险以及昂贵的入场券,想真正实现造车,资质并不可少,代工永远不是长久之计,纵观目前造车新势力们为了拿到造车资质,无不都花了大“价钱”,即使小牛电动已经实现了纳斯达克上市,但为了一纸资质,依旧需要贡献大量现金流,即使收购传闻中的北汽新能源常州工厂也未必够用。

另外造车烧钱是必然的,对于在两轮电动车领域风生水起的小牛而言,拿着辛辛苦苦挣来的钱丢进“火坑”着实不划算,即使瞄准了微型电动车这个领域,相关规定一旦变化,很可能就会前功尽弃,徒增成本。因此,小牛电动造车目前依旧只能停留在臆测阶段。

写在最后

由此可见,即使技术允许,但是对于小牛电动而言,造车依旧是一件“难”事,与其费劲巴力成为迟到的“造车新势力”,不如做两轮电动车的“头部企业”。所以,小牛造车,还是想想就好啦。


声明:本文由太平洋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车。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
TA的精彩文章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