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盘点丨从失意者到快意者,何小鹏的绝地反击
“在血海中游泳,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2024是变革之年,也是重生之年。
时间改变的不止是何小鹏本人,还有涅槃后的小鹏汽车!
十年前,何小鹏毅然转身,从互联网的浪潮中跃入新能源汽车的深海。他用“血海中游泳”来形容造车的艰难,每一次精疲力竭的摆臂,每一次濒临崩溃的重整旗鼓,都是对信念与耐力的极限考验。他坚信,只有坚持目标,调动全力,才能化险为夷,最终击水而起,扶摇直上。
小鹏的磨刀期
2024年对于小鹏汽车而言,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关键一年!
回顾2024年新势力的“期中考”,小鹏汽车无疑是表现最失意的一家。上半年,小鹏没有新车上市,老车型的市场热度也难以维系,销量在主流新势力中明显掉队。
特别是在6月份,小鹏销量几近腰斩,甚至排在了哪吒之后。那时的小鹏,正面临巨大的压力,一度被认为陷入生死存亡的边缘。然而面对销量的惨淡,何小鹏并没有流露出丝毫的担忧,他表示:“小鹏汽车最近的动作都是在磨刀,不用等很长时间,外界就能看到‘磨刀’之后‘砍柴’的结果。”
下半年8月份推出的年度车MONA M03 ,是何小鹏的销量希望,MONA M03以11.98万元的起售价打破了市场对智能车高价的固有印象。上半年何小鹏做了很多努力,希望在下半年迎来顺风期。事实证明这是个艰难但正确的决定!
MONA M03仅上市22天,销量便突破万辆,截至今年1月3日,累计交付已经突破5万辆。而旗舰车型P7+则凭借全面升级的标配性能与设计,在上市首日就收获超过3万台订单。
2024年下半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小鹏汽车总营收达到101亿元,同比增长18.4%;毛利率回升至15.3%,净亏损大幅收窄。一句话总结就是,尽管财报数据上依然没实现盈利,但这对于在亏损泥淖中挣扎的小鹏来说,无异于久旱甘霖。
2024年全年,小鹏累计交付190,068辆新车,不复上半年的失意。
2025年,小鹏的年销量目标是35万辆,虽然仅比2024年实际销量增长84%。但小鹏汽车在2025年开年第一周就卖了7000台,一举超越了连续36周蝉联销冠的理想汽车,这也说明小鹏的路走通了。
变革路上的破与立
“如果不破除旧有模式,我们面临的只是早死与晚死的区别。”
变革,是2024年小鹏汽车的关键词,也是何小鹏的主旋律。
回望过往,何小鹏早年以技术为核心,一心构建“智能化”蓝图。但过于“佛系”的管理风格,在G9上市风波中,企业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也让外界看到了小鹏汽车的短板。
在此背景下,变革成为了小鹏汽车发展的必然选择。在王凤英空降小鹏前,何小鹏亟需一位敢摔杯子的人,为企业掌舵引航,来打破公司内部日积月累的固有窠臼。
2023年初,王凤英投身小鹏汽车,主导了一系列深度变革,涵盖销售渠道重组、内部反腐肃清、组织精简与供应链管理的优化。她从营销渠道、产品策略至供应链,推出降本增效的多项举措,“砍”人、“砍”店、“砍”腐败,开始了雷厉风行的变革。
在渠道方面,王凤英凭借丰富的汽车经销商资源,推出了“木星计划”,大刀阔斧地削减低效直营门店,至2024年6月底,小鹏汽车实体销售网络已迅速扩展至611家门店,其中约七成为经销商门店,显示出变革带来的显著成效。
“销售渠道在总裁王凤英的带领下,正在进行一场脱胎换骨的变革,我相信会使整个体系更加高效灵活,渠道有更快的扩张速度,并面向更多三四线城市。”何小鹏曾谈到。
正如何小鹏所言,“她主内,我主外”,这种分工协作为小鹏的转型打下了坚实基础。王凤英事无巨细地推进改革,针对企业内部的症结精准施策,为小鹏注入了更强的执行力与效率。
此前,对于自身角色的调整,何小鹏也坦言,这一切得益于此前雷军的一句提醒——“只想做董事长,而不愿做CEO”。曾经专注技术的何小鹏,也开始深入一线,亲自调研市场与用户需求,调整公司管理模式。
何小鹏说,以前,他只参加跟自己业务有关的会议,现在很多跟他没有直接关系的会议他也会旁听。他还表示:“创业者必须真正了解市场和用户需求,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MONA M03和P7+的热销,某种程度上是对何小鹏与王凤英改革成效的一次全面检验。这一成绩的背后,不仅是技术积累的释放,更是组织自我变革的深度显现。如果雷军是何小鹏的左手,助其理清方向,那么王凤英就是他的右手,以精准的执行力稳扎稳打。
走出泥潭的关键
2024年,何小鹏带领小鹏汽车完成了一场堪称翻身的逆袭。这背后的核心驱动,无疑是技术与战略的双重突破。
技术,是小鹏汽车的核心竞争力。今年6月,何小鹏在美国亲身体验了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技术,这场见闻引发了他的深刻思考。随即,小鹏在国内推出了全新的纯视觉智驾方案,率先引入端到端大模型,成为国内第一家实现此技术量产的车企。这一技术路径不仅展现了小鹏在算法与算力上的强大自研能力,更开创了国内智驾技术的新局面。在智驾领域,与华为这样的强劲对手正面对抗,小鹏并非毫无胜算。虽然双方尚未拉开明显差距,但小鹏的技术硬实力已足以支撑其在这一领域持续领跑,也成为其撬动市场的关键。
除了智驾,小鹏在“三电”系统上的优势同样不可忽视。小鹏也通过持续优化三电系统,打造出行业内最具能效的车型之一。这种兼顾技术与实用的路线,让小鹏从盲目追求高端化转向性价比战略,进一步拉近了与消费者的距离。
从软件算法到智能座舱,从智驾技术到车企自研芯片,小鹏逐步构建起了一套完整的技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