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品牌最好别碰!冷门新势力盘点,都有可能成为下个极越?
随着电动化和智能化的深入,加上中国又拥有全球最完善的产业链和供应链,近些年,国内市场上诞生了大量的汽车品牌,2018年时,包括新势力在内的中国汽车品牌达到了487个,不过在激烈竞争之下,仍在销售的品牌只剩下了71家,就在年初,主攻高端市场的高合暴雷,年末,号称背靠吉利、百度两大巨头的极越闪电式崩盘,这些对其他车企来讲是反面案例,对消费者来讲更有警示作用,冷门新势力品牌最好少碰,比如这几家,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极越。
哪吒汽车
哪吒汽车曾凭借哪吒V和哪吒U两款车型,以性价比优势在市场上取得了一席之地,巅峰时期年销破15万辆,拿下了当年的新势力销冠。去年虽说有所下滑,但也保持在月销1万辆左右。到了今年,基本是被市场边缘化,11月销量仅1500辆,前段时间火了一把的哪吒L销量也仅剩下了201辆。
除了在国内市场萎靡,哪吒在海外市场的表现也不太理想,小型SUV哪吒V碰撞测试获东盟零星评价,这对哪吒的品牌形象产生了很大影响。更令人担忧的是,哪吒汽车内部也出现了问题,CEO张勇已经卸任离职,接下来哪吒品牌将由南宁的国资接手,成为地方国企,看上去是一颗定心丸,但其实仍有不确定性,毕竟此前也有新势力品牌被国资接受的先例。
极石汽车
极石汽车以户外新能源越野车为品牌标签,到目前为止只推出了极石01一款车型。然而,尽管极石汽车在产品设计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性,但其市场表现却十分惨淡,数据显示,极石汽车2023年的销量为912辆,而到了2024年,其累计销量也仅为4332辆,月均销量约为430辆。这样的成绩其实也不意外,城市SUV,问界M7、理想L8、魏牌蓝山都比它更成熟有影响力,硬派越野市场,也有坦克500、坦克400、方程豹豹5等等,到了明年,至少还有6款以上的新能源大尺寸SUV将推出,届时极石01的存在感会更低。
极石汽车销量惨淡的原因主要在于其市场认知度低。作为一个新兴品牌,极石汽车在品牌推广和市场营销方面显然做得不够,不管是极石本身,还是为其代工的北京汽车制造厂,知名度都很低,再加上在销售渠道和服务体系上的建设相对滞后,这使得消费者在购买时缺乏足够的信心和保障。
创维汽车
创维汽车作为家电巨头创维集团旗下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其市场表现同样令人失望。数据显示,创维HT-i车型在2024年的月销量仅为228辆,累计销量为6009辆。在SUV市场中,创维HT-i的月销量排名第85名,年销量排名第70名,这样的成绩显然无法与主流品牌相抗衡。
创维汽车销量低迷的原因主要在于其产品定位和市场策略上的失误。创维HT-i虽然具备一定的性价比优势,但在产品品质、技术创新和品牌影响力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短板,在电动化、智能化方面都没有明显优势。此外,创维汽车在销售渠道和售后服务上的不足也限制了其市场的发展。
天际汽车
天际汽车成立于2018年,曾凭借天际ME7和天际ME5两款车型在市场上引起了一定的关注。然而,近年来天际汽车的销量却几乎停滞不前。数据显示,天际ME5在2022年的销量为5060辆,而到了2023年则锐减至1091辆。到了2024年前8个月,天际ME5的累计销量更是仅为19辆。这样的销量成绩几乎可以宣告天际汽车在市场上的失败。天际汽车销量几乎停滞的原因主要在于其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上的不足。天际ME7和天际ME5在市场上的口碑并不理想,消费者对其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存在诸多质疑。
比如最近天际新车被工信部点名存在生产一致性不合规问题,行业专家指出,对技术缺陷车辆实施产品召回是汽车企业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也是行业的通常做法。而天际汽车直接放话“涉及数量太多,不会召回,除非有强制政策”,事实上,按照推算,天际汽车累计售出的车型也只有1万辆左右,说多不算多,但真要召回整改,也确实是一笔不菲的费用,而对于天际汽车来讲,没钱没销量,也不用估计品牌形象,所以还不如破罐子破摔。
远航汽车
其实远航汽车是一家有背景的新势力品牌,背后是大运汽车,在摩托市场和货运市场都混得风生水起,但在乘用车市场却没能延续强势表现。远航汽车主打豪华高端市场,最便宜的车型起步价接近20万,最贵的车型高配超过了50万。然而,对于品牌影响力不足的远航来说,这样的定价策略显然难以在市场上站稳脚跟。数据显示,2024年前9个月,远航汽车累计销量为5584辆,月均销售不足700辆。
远航汽车销量低迷的原因主要在于其品牌力弱,产品性价比不高,且没有特别突出的优势。在豪华高端市场中,消费者不仅注重品牌力,也看重技术实力和口碑评价。而远航汽车作为一个新兴品牌,在这些方面都没有明显的优势。因此,远航汽车需要重新审视其市场定位和产品策略,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哪吒、极石、创维、天际、远航这五家造车新势力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的表现都不尽如人意,它们的销量低迷、市场认知度低、品牌影响力弱等问题都限制了其市场的发展,未来,这些品牌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极越,面临被市场淘汰的风险。因此,对于消费者来说,在选择新能源汽车品牌时需要谨慎考虑,避免选择这些冷门品牌而带来的风险和损失。同时,对于新能源汽车企业来说,也需要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品质量、核心竞争力和服务水平,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