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观 | 蔚来裁员,敲响中国汽车大洗牌的警钟

点击展示全部

那边厢秦力洪刚刚辟谣裁员消息不实,这边厢李斌的一封内部信,直接给了这个曾经的新势力一哥响亮的一巴掌。

在蔚来之前,我们并不是没见过车企裁员。

在蔚来之前,我们看到的是威马破产重整、广汽菲克、广汽三菱退市,南北马自达合并,这些无一例外是本身已经处于市场边缘的车企,无论是营收规模还是利润水平都已经难以支撑企业的长期发展,被洗牌出局是意料之内的。

只是当裁员这样的“重症”已经蔓延到“蔚来们”身上时,意味着事态已经不同以往。

为什么说是“蔚来们”?因为当下经历着相似裁员困局的,不只有蔚来。

在蔚来官宣裁员的几乎同一时间,某二线豪华品牌裁员15%-20%的消息被曝光;在蔚来官宣裁员前一周,同样定位高端的高合品牌抢先一步传出了裁员20%的消息;还有今年七月,广汽丰田裁员千人的消息吵得沸沸扬扬;甚至有业内人士爆料,目前还有3家合资公司正在悄然减员,只是消息被保密协议屏蔽了。

对于威马、三菱之类的边缘车企倒闭,大家可能会觉得无关痛痒,甚至会认为这更有利于市场的良性发展,但是当裁员风波开始大面积蔓延到这些原本十分稳健,甚至是占据着市场主要份额的品牌身上时,意味着洗牌已经进入了更加残酷的新阶段。尤其是连曾经不愁利润的二线豪华品牌,如今都要裁员自保,事态的严重性可见一斑。

如果说,过去两年威马、三菱、菲克等边缘车企的败退是洗牌的第一阶段,那么如今“蔚来们”都在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则意味着洗牌已经进入了更加残酷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不仅仅是边缘的弱势车企要出局,就连那些拥有一定市场话语权,经营状况尚算健康的势力,都要正视“淋漓的鲜血”。

而且,第二阶段会有一个明显的特征,那就是洗牌的节奏将会是第一阶段的几倍速,变局可能会以季度为单位发生。

至于推动这次大洗牌的契机是什么,摸一摸自己的钱包相信大家就都心中有数了。

主旋律上稳中向好是不容反驳的,今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2%,三季度增长4.9%,经济学家章俊表示,现阶段我国经济仍然在缓慢回升的状态,虽然速度偏缓,但是趋势并没有变化。

但是在缓慢回升的第二产业中,作为主力的汽车产业却相对弱势。按照国家统计局口径的数据,9月份,汽车行业的平利润率为4.5%,424亿元的利润同比下跌了14%;今年1-9月的汽车行业收入71150亿元,同比增10%;成本61955亿元,增11%;利润3460亿元,同比增0.1%;汽车行业利润率4.9%,相对于整个工业企业利润率5.6%的平均水平,汽车行业仍偏低。要知道,这0.1%的利润增长,还是建立在去年同期低基数的基础上。

三年蹉跎让大家都情不自禁要捂住自己的钱包,上半年拼多多一反常态的高投入、高增长、高利润财报无疑是消费降级最有效的例证,就连万科这样向来稳健的地产龙头,都要靠国资委撑腰,你就知道大环境是怎么个情况。

为了应对需求不足和消费降级的局面,“价格战”成为了贯穿了整个2023年的关键词,增收不增利便成为了一众主机厂不可回避的共同命运。

截至10月31日,上汽集团、比亚迪、长城汽车、长安汽车、广汽集团、江淮汽车、赛力斯、北汽蓝谷等8家主要A股乘用车上市公司均已披露2023年三季度财报。

营收层面,除上汽集团和赛力斯外,其他6家车企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净利润却分化明显,比亚迪、长城和长安领跑,上汽集团、广汽集团则分别同比跌超24.69%和22.18%,赛力斯和北汽蓝谷仍处于亏损状态,但亏损幅度略有收窄。

说白了,在不乐观的经济形势下开展价格战,并没有产生真正意义下的需求,反而只会导致越卷越赚不到钱。但是你不降总有人降,为了活下去,无论是光脚不怕穿鞋的新势力还是背景深厚的国有车企,都不可避免地被裹挟进这股失序的乱流。

更骇人听闻的是,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认为,未来3-5年,车市整体或不同细分市场会持续开打价格战。同时,王传福还说,车企在未来3-5年如果没冲上去,就没机会了。

所以,前文提到的这一轮集体大裁员,大概率还只是一盘开胃菜。坊间传闻,为了弥补相互之间的优劣势,中国车市不久后将迎来一轮国有车企、地方国企、新势力车企之间的合资、收购潮。可以预见,更加惊天动地的行业变局还在后头。

凛冬将至,而且是漫长的寒冬。有的人可以选择抱团取暖,但也有人注定要留在这个冬天。

声明:本文由太平洋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车。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
455
2023-11-09
分享
发表您的看法…
半价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