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的小九九,蓝鲸皮卡长安览拓者都摸透了
中国人对皮卡的印象,大抵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抽象的,一种是具象的。
前者广泛来源于美国电影,比如《廊桥遗梦》,主人公罗伯特·金凯驾驶着那台皮卡四处游荡,这份不羁与自由,就曾引得无数人向往;后者则根植于生活,时至今日,大多数中国车主对皮卡的认知依旧停留在“大老粗”层面,和仗剑走天涯的梦想完全不沾边。
有人问我“为什么中国没有皮卡文化”,我说不是没有,只是不像美国那样轰烈。
1913年,当Galion Allsteel Body Company对福特Model T进行改装时,这台全新的载具已经预示着美式皮卡车的命运,外界熟悉的“Pick-up”概念,也是在那时诞生的。满打满算,美利坚合众人民已经在皮卡车的怀抱里走过了百年岁月。
如果把卡尔·本茨造出第一辆单缸发动机三轮汽车看成故事的起点,那么毫不夸张地说,美式皮卡文化的厚度几乎就和汽车历史相当。反过来,起步较晚的中式皮卡则是妥妥的“后来者”,我们常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物质与精神未达到高度统一时,载体的呈现形式自然显得低调。
美式皮卡的早期现状很能说明问题,一开始,福特走红的是“Ford Model T Runabout with Pick up Body”,这是一台血统纯正的农用车。直到二战后,“精致主义”才顺利和皮卡融为一体,而大名鼎鼎的福特F系列皮卡,就是在那个时期呱呱坠地。
客观环境的微妙转变,让美国人重新审视起皮卡这类产品,在经过无数次演变后,美式皮卡文化逐渐成型。
如果你去问一个美国人,TA或许无法和你深度讨论“日系省油,美系费油”之类的论题,但TA一定能给你娓娓道来皮卡的方方面面。时间的沉淀,足以让某些东西成为潜移默化的天赋。有句话怎么说来着,“美国人不能没有皮卡,就好像西方不能没有耶路撒冷”,差不多就这意思。
另一边的中式皮卡,实际上也是相同的路径,只不过它就像2002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晚了一些。
和美式皮卡一样,中式皮卡最初也是奔着“工具车”的定位去的。BJ130算是历史的见证者,在父辈眼中,这台老古董有着不一样的意义,很长一段时间,华夏大地上遍布BJ130的拥趸,其“国民”程度可见一斑。多年后,《多用途货车通用技术条件》和“解禁”政策相继落地,中式皮卡有了重新正名的机会。于是乎,细分市场的中场战事也接踵而至。
美式皮卡文化的产生,根源在于乘用化,一旦“工具车”朝着“居家好帮手”的方向转变,消费者很自然就会用脚投票。同样的,当中式皮卡被注入灵魂,曾经挑剔的人便会卸下心防,转头给予“真香”的评价。
当然了,靠情怀买单并不算本事,俘获存量用户固然可喜,但能吸引增量用户才是真大神。跳出“皮卡工具化”的思维后,如何在四个轮子上满足用户的个性、乘用、时尚、越野等需求,是一道难题。换句话来说,如何打造一台真正的城市皮卡,是赛道里每个玩家都需要面临的考验。在这方面,长安览拓者有自己的理解。
首当其冲的是“2.0T蓝鲸新一代发动机”,这是长安览拓者身上最重要的技术亮点,171kW的最大功率和390N·m的峰值扭矩,让这台“2.0T蓝鲸新一代发动机”处在业内顶尖水平。而为了匹配皮卡的使用特性,长安览拓者没有单纯对发动机做简单移植,而是进行了适应性的调校,比如采用纵置布局,这更契合皮卡车的后驱属性。
另外,由于加入了采埃孚 8 速手自一体变速箱、电控式后桥差速器锁以及博格华纳四驱系统,这台“2.0T蓝鲸新一代发动机”的性能被发挥到极致,无论载人还是拉货,无论山和大海还是人山人海,长安览拓者都能轻松应对。
依靠《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这首歌,“诗和远方”四个字出了圈,有人觉得梦想太遥远,努力总不切实际,但“苟且”并不是解药,理想生活不只需要创造,也需要懂得选择。
10万块能买到的乘用车很多,但想要买到称心的皮卡却很难。长安览拓者给了市场一次机会,让用户多了一种选择,在朗逸和哈弗H6面前,顶着皮卡身份的长安览拓者确实贡献了不一样的精彩表演。延伸去看,这个论点放到细分市场里一样适用。
柴米油盐酱醋茶虽然是根本,但想象同样诱人,人类的进步总是建立在“不可能”这三个字上。对长安览拓者来说,“极致”能实现一次是运气,能实现两次才是实力。在大扭矩的基础上,长安览拓者却很“好养”,依靠“敏捷燃烧系统”的加持,其油耗水平只有竞品的9成左右。以整备质量来评判,长安览拓者甚至和汉兰达处在同一区间。
老司机们惧怕的硬伤,长安览拓者用实际行动一一破解。如果说竞品对标的是“家庭第二辆车”,那么长安览拓者可以大胆跳跃至“第一辆”。
除了“2.0T蓝鲸新一代发动机”,长安览拓者另一个比较重要的产品点是“双横臂独立前悬架”。发烧友们一定明白,这意味着什么,要知道,行业的普遍方案是采用麦弗逊悬架,长安览拓者偏偏反其道而行之。这里边主要考虑的是车辆的驾乘体验,毕竟,双横臂独立前悬架能带来更好的操控性与稳定性,配合长安底特律研发中心和PSA对底盘的联合调教,长安览拓者依靠驾乘体验方面又成功打造了一次产品的差异化卖点。
不过这么看起来,长安览拓者似乎还是低调了一些,优势再怎么明显都好,总归还是“看不见”。我常常说,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不好对付,在旧时代,卖个Logo、卖个“面子”都能躺平,如今市场的基本要求却是“既要又要还要”。
长安览拓者的聪明之处在于,它摸透了消费者的小九九。事实上,传统的皮卡产品之所以不受普通消费者 待见,除了定位问题外,过于“简约”的内在也是硬伤。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就好像在2023年,你仍旧用着滑盖按键手机一样,没有不妥,只是格格不入。
皮囊之下,长安览拓者隐藏着一个躁动的心,你会发现它给到的是普通皮卡给不了的东西,比如12.3英寸的双联屏,这种在常规乘用车上已经被玩烂的东西,居然到了长安览拓者这里才首次出现在皮卡车上;再比如,内置的8核MT8666 芯片,足够为用户带来流畅的智能车机使用体验,况且,它还配备了深度定制的皮卡专属智趣功能,包括皮卡户外唱吧、皮卡顺风耳、皮卡透明底盘、皮卡地图等。
惊艳过后,你再回去看长安览拓者的智能AI语音助手、游艇级握感换挡、无钥匙进入、智能健康空调控制系统、540°高清全景影像等功能,好像就显得有些平平无奇了。
以前坊间总喜欢Diss,说中式皮卡不懂年轻人,有长安览拓者作为案例,我想那些反对的声音大概率可以闭嘴一阵子了。
但这么说也不完全正确,因为在底层逻辑上,长安览拓者压根没把自己当一台纯正的皮卡车,要不怎么会费心费力地在乘坐体验上下功夫呢?你看那些座椅上的MDI泡沫材质、人体工学设计、6向电动调节和加热功能,是不是很像一台若隐若现的家用车?
在消费升级大风口下,中式皮卡越来越焕发出新的生机,从前是工地搬砖的专属,如今已经有能力承载年轻人“说走就走”的野心。要是有人反驳,你大可以把长安览拓者糊在TA脸,然后大声说一句:“喏,瞧瞧什么叫新中式皮卡”。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车圈流行一句话,叫做“你买什么车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台车能给你带来什么样的生活”。是啊,谁说1+1一定不会>2呢?只要爱对了人,每一天都可以是情人节,不是吗?
江湖车评:
长安览拓者重新定义了中式皮卡文化,但若是单纯把它看成一颗闪耀新星,也未免有些局限。不久前,长安览拓者在长安垫江试验场进行了一场极限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长安览拓者是一台彻彻底底的硬核“蓝鲸”皮卡。某种程度上,长安览拓者可以当一台“工具”,但某种程度上,它也是一台“玩具”,而且是位列年轻人“出逃”城市计划里的那种。或许,我们更应该把长安览拓者看成一个革命者。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