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你不知道,捷豹F-Type和阿斯顿马丁DB9竟有血缘关系

捷豹F-Type是一辆成功的跑车,它具有百万级超跑的吸睛指数和排气声浪,然而只需六十来万就能买到,性价比非常高,这点延续了E-Type的传统特色。

很多人以为F-Type是近几年捷豹推出的新车型,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捷豹就已经在酝酿了,而且差点就量产,故事是这样的:

当时,捷豹有一款叫XJ-S的跑车,本来可作为E-Type的接班人,可最后发现,卖了好几年了,都没成功延续后者的辉煌。所以捷豹感觉不妥,就于1980年开发一款名为F-Type跑车,用以替代失败的XJ-S(见下图)。

捷豹心目中的F-Type形象,是一款比XJ-S更扎眼、更动感,而且操控性更好的跑车。据当时的测试数据显示,原型车的极速能达到256km/h,百公里加速时间在7秒内。

在初代F-Type跑车没量产之前,捷豹打造的两款原型车只冠以内部代号的名称,分别为XJ41(硬顶双门版)和XJ42(敞篷版)。它基于即将量产的XJ40轿车底子打造,车头较长,线条非常优美,有点像现代版的E-Type。捷豹的高层看了很满意,于1982年信心满满地跟利兰工厂签好协议,要在1986年投入量产。

然而,问题来了。由于XJ40的项目研发进度拖延了一些,导致同平台的XJ41/XJ42也要推后,量产计划从1986年推至1988年。延迟了2年,意味着竞争对手会更强大,捷豹认为有必要对原先的XJ41/XJ42改进下,首先是性能方面,考虑到对手可能在2年时间内研发出动力更强的新车。所以,捷豹给1982年地XJ41/XJ42原型车换装更强劲的心脏,那是一台300马力的双涡轮增压AJ6直列6缸发动机,但这台发动机体型较大,增加了车重。

▲ 捷豹于1986年推出的XJ40

接着到了1987年,捷豹又对XJ41/XJ42原型车的内饰做了改进,底盘方面直接使用XJ40轿车的悬挂。最后到1988年即将量产的时候,捷豹还给XJ41/XJ42原型车的涡轮增压版本配上了四驱系统,这使得它的机械结构变得更复杂,车辆也更重。

由于经历了数次“大改”,新的原型车看起来跟1980-1982年的版本没太大联系了。尽管车重增加了,但据捷豹委托Karmann测试原型车的成绩来看,双涡轮Targa版本的极速能达到274km/h,确实比早期的版本更快。为了做更充分的准备,捷豹又把初代F-Type量产计划延迟到1994年。

然而,到了1989年,捷豹却被福特收购了。而作为母公司的福特,对捷豹公司内部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梳理,以决定哪些项目保留和砍除。很不幸,由于福特认为后来改进的XJ41/XJ42原型车超重了(由1982年版本的1500公斤增加到了1807公斤),所以在1990年就被砍掉了。

其实,除了超重外,新的原型车还有另一个缺点,就是它将硬顶双门版的尾部改成了类似E-Type的溜背造型,尾门是一体掀开的,这导致了车体的结构力学跟敞篷版有较大差别,硬顶版的B柱必须比敞篷版要前移一些,这就产生了很多额外的成本。所以,初代F-Type项目就这么放弃了。

但是,工程师图团队们也没白费精力。后来,这个原型车项目给到了同样是福特旗下的阿斯顿·马丁品牌,稍微改了一下,最后变成DB7。

声明:本文由太平洋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车。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
TA的精彩文章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