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了朋友
离开了西安。
返程继续走关中环线,沿S107行至蓝田县境内,突发奇想,时间还早,何不自驾去撒欢一把?
蓝关古道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境内,蓝关古道,是从峣山(今蓝关镇火烧寨村)到蓝桥镇的一道绵延起伏的20KM山岭 脊梁道。是蓝田区政治、经济中心和辋川古道连接蓝峪古道的便捷快道。
蓝关古道 素有岭东雄关之称,历代均有驻兵防守,两边群峰对峙,山崇岭峻。昔日蓝关,是潮(潮州)、嘉(梅州)地方晋省的通衢,是历代贬官谪臣南来北往的必经之路。
一把方向,离开关中环线。
一脚油门驶入乡村小路。
途中向一位农家老哥寻问,农家老哥热情的指点道路,沿此上行便是古道之路。
谢过农家老哥
沿这里上行。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从古诗中可以想见古代蓝关道的崎岖艰险。
这两句写得意境雄浑,大气磅礴,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试想:韩愈,一个戴罪远谪的诗人,迎着刺骨的寒风,顶着纷乱的雪花,立马蓝关。
向后看,千峰万仞的秦岭被如烟似雾的浮云所遮挡,家在哪里.向前望,覆盖四野的白雪拥堵在蓝关周围,路在何方.马既不前,人亦何往!看到这里,一个身遭不公的失路英雄的满腔悲愤已经扑面而来了,让人不由得要和他同呼吸共命运。
蓝关古道是中国最早的国道之一,史载古之蓝关道,历史上是发兵东南必经的第一要塞,北起咸阳,南极荆楚,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五次出巡,两次经过这里。
经蓝田县城南七里火烧寨村上峣山、登七盘,经乱石岔、蟒蛇湾、鸡头关、风门子、六郎关、下十二筝坡到古蓝桥,再由蓝桥经新店子、牧护关入商洛、出武关到达秦岭东南各地。
1958年,曾在蓝关古道上修建一条可通汽车的简易公路至蓝桥,称峣山公路,结束了“雪拥蓝关马不前”的历史。
如今古道的遗迹已很难看到,新铺的水泥路面已成了自驾、骑行秦岭的一条最佳最美的线路。
顺着古道一路行来。
沿途的每一处都有着美丽的传说。
七盘古道南面有个蟒蛇湾,相传是神仙斩蟒除害,古道有家人死蟒化形而成的地方;山谷中有一个分成两半的卵形巨石,传为斩蟒时的试刀石。
鸡头关上有一形似鸡头的山崖,传说是天上的神鸡私自下凡在此消灭了危害人类的蝎妖,后因违反天规而不能上天被永镇于此,化为石鸡。
青泥岭最高处的风门又称"封门",这里两山对峙,形如双扉。
其口多风,故称"风门",又因为从峣山登古道后,一路皆可以回头眺望秦川,但过此门后就再也看不到了,故又称"封门",
古时东去的客人到此,无不落下思乡怀亲之泪。
古道旁的六郎关,因北宋名将杨六郎驻过之地而得名。
呼吸秦岭新鲜空气,感受美丽传说。
顺着古道绵延而上,欣赏层峦叠嶂。
云横秦岭的山水美景,感受千年不变的古朴。
此行自驾线路:从薛家村向蓝桥方向走,从薛家村走起,下到蓝桥镇。
蓝关古道一路上迂回曲折,道窄路险。
路窄,弯急,坡度陡。
时而停下观景,时而驾车飞驰。
继续我的蓝关古道之旅!
一个人的独行,其实并不孤独。
喜欢这种独来独往的出行,随心所欲,随兴而行。
山野之间,任我驰骋。
喜欢这样自由随意地走动;漫游。
一个人独行,无拘无束。
任思绪在路途中飞杨。
喜欢坐在车里,行在路途,这种感觉才是真实愉悦的自我!
一个人的世界,内心并不孤独。
身处山中,心情大好。
韩愈能够直面人生的凄惨,在一首诗里提前从容地交代后事,也显示出一个政治家的非凡气度,唐代大文学家韩愈的“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这诗句留在了蓝关古道,也留在了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中。
纵观全诗,它直抒胸臆,沉郁顿挫,激昂悲壮,很好地体现了韩愈作品"以文为诗"的特点,配得上秦岭山脉那巍峨的崇山峻岭,也使人们看到了一颗跳动了千年的丹心。
逶迤高耸的秦岭群峰断裂了,错出了昏暗幽深的蓝谷。
置身其间,仿佛掉进了莫测其深的枯井。
坡陡弯急,道路狭窄,一路上能会车的地方很少。
山崖是风化石,随时都有落石的可能。
而另一边确是低矮草丛做围栏的悬崖绝壁!
周围全是峥嵘的险峰,壁立的峭崖,冷漠冰凉的面孔,凄清阴森的气氛,不禁让人惊悸心寒。
何处是山巅悠悠云雾,缓缓飘浮,偶尔从空中跌下几道细细的水流,推出几棵斜挂的苍松。
那跳涧越石的倩影,给这闭塞郁闷的峡谷带来清新;那婉转悠扬的歌吟,给这清冷寂寞的古道带来欢愉;这活力的冲刷,这生气的流淌,洗去了崇山峻岭投在心中的阴影,使我终于能够兴味盎然地寻觅古道的遗迹了。
今天出西安时是雾天,此刻山里看到蓝天。
那洁净白亮的崖脚,显露出一溜溜碗口大的圆孔,断断续续,高高低低。
古时 ,那里栽过一根根木桩,铺过一块块木板,那便是祖先在这无法落脚的峡谷中所架设的栈道了。
它像凌波踏浪的浮桥,在碧绿清澈的蓝溪中,印下单薄而飘逸的身影;它像挽云披雾的阶梯,攀过了险坡悬崖,越过了幽涧深沟,在崎岖坎坷的峡谷中,留下激荡而坚毅的意志。她更像一匹无尽的绢带,从蓝关飘向商洛,飘向武关,飘向襄阳,将古城长安和江汉湘淮联结起来。
遥想当年,背井离乡的百姓,腰缠万贯的商旅,落魄失意的文人,躇踌满志的官吏…南来北往,行色匆匆,若云霞之欲断还续,若鸟雀之欲飞还栖。
蜿蜒崎岖的古道哟,可录下他们的声声悲叹?悠悠涌流的蓝溪,可拍下他们疲惫不堪的身影?
古木芳草,可曾为他们遮挡风雨的抽打? 崖楞石缝,可曾容他们躲雷电的轰击?
那些骚人迁客,告别长安,南下湖广,登临古道,回道帝京,自然思绪如麻,感慨万端,少不了唏嘘喟叹,情凝笔端。他们"欲过一回首,踟蹰无限情"。特别是遭遇坎坷之人,心情本来沉郁悲凉,又遇高山险道,触景生情,更是愁苦凄哀。
他们中有些人,也许曾被狼虫虎豹吓得魂不附体,也许曾被强盗毛贼拦路抢劫,甚至变成了无头冤鬼。
那悲惨的故事,恐怖的阴影,让后来的跋涉者提心吊胆。历史的古道,以它的艰难险阻,惊心动魄,在无数古人的心中,留下难以咀嚼的记忆。
在几千年漫长的岁月中,古人无一不是经由这条古道艰苦跋涉。
遥望大山触景生情,可以体会到古人行走古道的艰难。
韩愈一封朝秦,夕贬潮州,刚踏上古道,便发出了"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的悲叹。
他眼中的古道千层松盖,五出雪飘,山鸟暗落,驿路浑迷,充满高寒幽暗、荫蔽凄凉的韵味。
那被贬江州的白居易,竟然在古道中的悟真寺"一游五昼夜,欲返仍盘桓"。
他登临山巅,下视如浪涛奔涌的千山万峰,想到迢迢浔阳,也不禁心烦意乱。
更有甚者是司空曙,去国别友,愁肠百结,"从此思乡泪,双垂不复收"了。
这些孤孤单单的文人传神写照,情溢古道,尽抒胸中不知,家国之忧;古道也因这些飞雪难掩、湍流难洗的文字,而增光添彩,为后人所津津乐道。
然而,这毕竟是些古老的故事、遥远的话题。如今,时代在古道那艰险幽深、荒凉冷寂的底色上,添上了暖融融的色彩。
古道雄险、气势吞云。
蓝关古道,远眺玉山。
沧桑变迁,古道依旧。
祖先双手刨出的古道。
历史的陈迹,历史的见证。
古道在背负了几千年的历史重荷之后,已经完成了神圣的使命,精疲力竭地睡去了,仿佛失去了知觉,却能启迪人们不尽的联想,勾起人们深沉的思绪.
眺望山下便是新修的平整光洁的公路。
南来北往的车队,轰轰隆隆呼啸而过,那昂奋惊心的喇叭,代替了昔日寒猿哀鸣。
经古栈道沿蓝水修建了一条从蓝田水陆庵至蓝桥的公路,即312国道,从此结束了“雪拥蓝关马不前”的神仙历史。
上午驾车从从薛家村向蓝桥方向一路驶来,从薛家村走起,行驶下到蓝桥镇。
古道在这里交汇与312国道。
沿山路缓缓下坡至此,结束了蓝关古道的驾车穿越。